【唐南发专栏】再次瞎忙的移工遣返/漂白计划


唐南发

鉴于中小企业大量聘用移工的现实,如果它们选择不出来,无证移工的问题依旧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摄影:Hasnoor Hussain)

本月中旬,内政部长韩查再努丁宣布推出重新安置无证移工计划,内容包含两大措施,即自愿遣返安置计划和重新安置劳工计划,从11月16日起生效至明年6月30日。这项计划将由大马半岛移民局和劳工部,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实施,无需通过第三方和中介。

计划宣布之初,我的担忧在于其过程是否涵盖一定的费用,毕竟根据过往移民局处理相关事宜的记录,一旦涉及金钱,必然衍生贪污受贿的问题。

这次的计划虽然号称“无需第三方和中介”,但就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而言,只要寻求这项服务的人数不断增加,排期过长,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与移民局关系密切的公司或个人向雇主或移工保证,只要通过他们的“服务”,就能够获得特殊管道,“速战速决”。这就是印尼移工常说的:“Dalam kantor ada lagi kantor.” (Kantor是印尼文办公室的意思,意即“里面有人好办事”)

为了进一步了解内政部这次的计划,我仔细看了这个全名为“重新校准移工归国项目”的流程(Carta Alir Program Rekalibrasi Pulang),发现内政部规定移工按个别情况,每人需缴付马币300和500,再加上新冠肺炎的检测和船票或机票等成本,总计起来对收入微薄,甚至因为疫情严重而停工或被解雇的移工而言,都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何不一律减免?

雇主方面,政府收取的费用是每个移工1500令吉。可想而知,一个小型企业若要漂白十几二十个移工,所需缴付的钱在疫情期间可说是雪上加霜。在雇主和移工都不愿或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之时,会前来“自首”的人恐怕不多,大概也只有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能够负担。

鉴于中小企业大量聘用移工的现实,如果它们选择不出来,无证移工的问题依旧得不到妥善的解决,结果不过和上次的Back For Good计划一样,瞎忙一场

这一次政府规定所有费用必需透过信用卡或借记卡(debit card),不然就是电子钱包。此举固然可以大幅度减低现金贿赂的机率,却无法确保没有场外第三者或中介以“特殊管道”诱骗雇主或移工。

在政府的Jobs Malaysia网络平台上征聘本地员工,却依然取得“特别批准”,聘用外籍人士。(档案照:透视大马)

事实上,无论哪个联盟执政,不根除政府内部的贪污文化,就无法让马来西亚的移工聘用与管理程序走上正轨。希盟政府虽然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移工聘用与管理程序调查,最终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委员会详尽的报告不获公开,一切形同虚设。

而最近公账委员会的报告揭露了在中间人参与之下,于2016至2018年之间,尽管所涉及的领域当时已遭冻结聘用移工,依然有2万2901名移工的准证获得更新,并且有6784家公司未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要求,在政府的Jobs Malaysia网络平台上征聘本地员工,却依然取得“特别批准”,聘用外籍人士。

2016至2018年之间,尽管所涉及的领域当时已遭冻结聘用移工,依然有2万2901名移工的准证获得更新。(档案照:透视大马)

此外,最近有一批移民局官员因为涉嫌配合国际非法集团,向移工收取费用换取出入境的便利而遭反贪委员会逮捕,在在说明了权限过大的内政部才是移工产业乱象频仍的根源,人力资源部丝毫无法介入纠正。

因此,政府不应该在尚未彻底调查和处理内政部内部贪污舞弊的情况下,又推出一个半生不熟的移工漂白项目。如果真的有心解决问题,首先应该严惩所有涉案的官员,以儆效尤;接着展开广泛而公开的咨询,让朝野议员,资方,工会,法律团体,人权委员会,产业组织,移工代表和各国使馆等参与讨论,确定机制以后,所有领域共同监督,才能取得比之前一切移工遣返或漂白计划更显著与实质的效果。
 

* 唐南发,标准猫奴,自由撰稿人。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议题,以及东南亚区域政治,视人道主义为国籍(humanity is my nationality)。热爱阅读,下厨,骑车和了解世界各国茶酒文化。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