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无效的移工遣返计划


唐南发

内政部昨天发文告,允许无证移工于今年8月1号起到12月31号之间向当局“自首”,只需出示有效的护照或紧急旅游证件等,外加700令吉的总费用,即可安全回国。内政部称王称这项特赦行动为Back For Good计划。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知怎么的脑海里竟然响起90年代大红的英国偶像团体Take That的名曲“Back For Good”,一切感觉似曾相识(deja vu),不禁笑了起来。

过去25年,国阵政府为了处理棘手的无证移工过多问题,执行了不下十次的特赦行动,其中最大规模的是2011年所谓的6P,即pendaftaran(登记), pemutihan(合法化), pengampunan(宽赦), pemantauan(监督), penguatkuasaan(执法)以及pengusiran(驱逐出境)。

根据劳力市场资讯与分析研究院(ILMIA)当时的报告,尽管当局在数个月内登记了高达230万的移工,有证者100万,无证者130万,执行的过程却出现了多宗贪污舞弊的事件,一些参与的政府单位和机构人员涉嫌向移工收取介于3000到5000令吉不等的款项,而所承诺的合法工作证没有下文,好些应该被遣返的移工更因为缴付用途不明的费用而留下来。

再周详的规划,假设没有全面措施,监督与沟通,效果不彰甚至适得其反是必然的事。

过去25年,国阵政府为了处理棘手的无证移工过多问题,执行了不下十次的特赦行动,其中最大规模的是2011年所谓的6P。(档案照:透视大马)

6P和其他遣返行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缺乏沟通与协议,例如雇主联合会,工会,其他劳工权益组织和大使馆,以至图谋不轨者可以趁讯息不明确时浑水摸鱼,害怕大限以后会被逮捕的移工们也就主动奉上辛苦赚得的钱求平安,结果落得空欢喜一场。

此外,国阵时代的内政部每当采取类似行动,皆千方百计阻挠第三方监督,无论反贪委员会,人权委员会,非政府组织或媒体皆难以取得相关资讯,透明度存疑。

而且当时的在野联盟,也就是如今执政的希盟,基本上只关心“外劳投票”而不在意,因此在这方面缺乏实质监督,才让执法单位和中介机构人员有机可乘,本应透过将无证移工合法化或遣返减少移工人数的计划,最终沦为一些人“闷声发大财”的机会。

一波又一波的遣返行动,说明无论千朝或当朝,都把移工当作是国内治安问题来看待,虽然容易赢得对整个扭曲的移工政策没有概念的选民的支持,却是治标不治本。

我国边防松散,移民局的诚信向来备受质疑,以至本国和各国人口贩卖分子乘虚而入,都是移工人数持续庞大的关键因素。(图:欧新社)

根本原因是我国聘用移工的程序涉及太多与内政部属下单位关系密切的中介公司,导致移工成本结构(migration cost structure)不规范,出现不少隐藏的成本,移工到了马来西亚发现薪金不断被扣压以后,自然离开原来的雇主另谋高就,由有证变无证。

而我国边防松散,移民局的诚信向来备受质疑,以至本国和各国人口贩卖分子乘虚而入,都是移工人数持续庞大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许多行业 - 尤其是建筑,种植,制造和饮食 - 的雇主都高度依赖移工,痛恨那些如吸血鬼般收取各种不同费用的中介,他们迫切需要工人已经到了不得不呼吁政府开发劳力市场,让已经向吉隆坡联合国难民署注册的难民和寻求庇护人士合法工作

内政部最新的遣返行动虽然不涉及中介,却仍旧缺乏公共监督机制。而且除了使馆以外,并未曾充分与与第三方沟通寻求协助,再次说明当局根本不在乎透明度 。

内政部不愿意其他公共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参与监督,说到底就是为了保障某些利益人士;只要内政部在这方面的权限大于人力资源部,再多十次行动也无法根治移工成为当代马来西亚奴隶的问题。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