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了解国内为何闹“鸡荒”


邱玉珊

养鸡产业链的问题若是一层一层扒开来看,首先问题在于人手不足,以及饲料暴涨为主要原因。(档案照:透视大马)

近几个月来,国内闹“鸡荒”课题沸沸扬扬,菜市场鸡只供应不足买不到鸡的现象,引起人民恐慌,政府禁止出口鸡的之余,也把矛头指向中间人操控供应和价格,但业界人士却透露,真正缺少供应量的祸首是人手不足与进口饲料价格暴涨。

农业及食品工业部长罗南建迪在数天前观察市场供应后表明,在过去两周并没有显著的短缺现象,而且全国超市鸡肉供应稳定。

Mydin董事经理阿米尔受询时指出,目前超市的全鸡供应仍比需求量的少了30%至40%,但鸡块则没有出现短缺的情况。

“各州的全鸡供应还是有减少,不过人民还是可以买到鸡肉,鸡只其他部位没有短缺。”

倘若全国没有出现“鸡荒”,鸡只供应短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柔佛州中小型禽畜业公会总务刘佳龙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解释,在过去的两年疫情,鸡只销售量不好,加上农场严重缺乏外劳和员工,鸡农被迫减少饲养,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工作,自从俄乌战争以来,饲料价格涨了100%,正好再碰上4月1日放宽所有防疫措施,又遇到开斋节长假期,需求量一下子暴增。

“由于人手不足,农场饲养的速度赶不上需求量,而且饲料价格暴涨,政府顶价全鸡每公斤为8令吉90仙,鸡农是亏着钱来饲养鸡只。”

他以自己的农场为例,疫情前农场可以处理20万只鸡,由于外劳跳槽或准证到期回国,我农场现有的10个人手只能应付10万只鸡,少了50%的产量,所以供应量自然会减少。

他感叹说,缺乏人手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已经反映了许久,各行各业都在抢员工。

国内闹“鸡荒”课题沸沸扬扬,政府禁止出口鸡的之余,也把矛头指向中间人操控供应和价格。(图:欧新社)

农场人手短缺

养鸡产业链的问题若是一层一层扒开来看,首先问题在于人手不足,以及饲料暴涨为主要原因。虽然政府在设立鸡只顶价时,答应给予鸡农与分销商补贴,但是,这一次延长统制品的管制期太长,从2月至6月,要控制肉鸡价格反而是本末倒置。

刘佳龙说,我国肉鸡与鸡蛋产量一直以来是高于市场需求,在去年各别为116%与104%,但是自去年10月开始,国内的肉鸡产量达5200万只,11月降至5140万只,12月微升至6110万只,明显是低于市场需求。

他说,农场面对劳动力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当政府决定开放国内经济领域,市场自然会对鸡只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政府并未有未雨绸缪措施,没有事前解决劳动力问题,才会影响鸡只。

除了人为因素,养殖鸡只本来是一个风险的行业,鸡只并不是百分百会成长,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鸡只成长,刘佳龙以本身农场为例,截至去年12月的饲料换肉率(FCR)为1.67、存活率达88.1%,生产率是1.28。

可是,在今年4月,他的农场饲料换肉率提高至1.78,尽管存活率微升至92.55%,为生产指数已降至0.87,他说,如果换肉率在1.6,农场的利润就减少,若高于1.6就没钱可赚。

饲料价格暴涨

另一名来自马六甲不愿具名的鸡农表示本身的农场并没有出口鸡只,而且没有减少鸡只产量,反而是饲料价格涨价100%,饲料在6月,每包再涨价3令吉。

他感叹说,饲料价格是每个月都在涨价,可是政府设定的顶价太久,发放的补贴太缓慢。

他说,鸡农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减少喂养鸡只饲料,所以鸡只重量就减少,追根究底是进口饲料价格暴涨所致,因为是根据国际价格波动,令吉贬值进一步加剧饲料价格暴涨。

他感无奈说,鸡只饲料昂贵政府都无能为力,何况是鸡农的小本经营,有卖鸡才有钱赚,赚钱才能有成本来购买原料和支付员工薪金。

“除非是供应商愿意给鸡农欠款,那么农场还可以勉强经营下去,不少农场因供应商不同意欠款都选择结业。”

国内贸易和消费者事务部周四(2日)宣布政府将维持鸡肉和鸡蛋顶价,直到6月30日。目前,半岛地区的鸡肉和鸡蛋的价格为:标准净鸡每公斤8令吉90仙,超级净鸡每公斤9令吉90仙。

由于鸡肉供应短缺,以致鸡价也跟着一张再涨。(档案照:透视大马)

政府补贴不到位

在政府设定的顶价中,承诺给予鸡农和经销商补贴,阿米尔举例说,活鸡成本价7令吉50仙,政府补贴是60仙,就是8令吉10仙,而政府的顶价是8令吉90仙,赚1令吉。

“这不包括饲料、劳工和生产费用,这是不足够的。”

刘佳龙表明,政府补贴繁文缛节,他在申请的补贴至今还未领取。

“2月申请的补贴都还未拿到,有些鸡农在第一轮申请拿到补贴,接下来也拿不到。”

他说,这是时隔10多年后,鸡农申请补贴,过去几年,政府控制价格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

“这一次控制价格从2月到现在,期间疫情和劳动力不足和饲料涨价,政府还限制每公斤8令吉90仙的顶价,补贴又难申请,叫鸡农如何维持营运。”

除了刘佳龙以外,《透视大马》之前也曾访问鸡农,均表示因文件不齐全以及不符合资格,令他们无法获得补贴,部门列出严苛的条件,包括必须出示鸡、饲料或其他物品的费用清单,但小鸡农多为不擅长处理文书,也没有人协助年长的鸡农处理有关申请,所以无法符合申请补贴规定。

在过去的两年疫情,鸡只销售量不好,加上农场严重缺乏外劳和员工,鸡农被迫减少饲养。(图:欧新社)

农业部长罗南健迪日前指出,政府给予养鸡业者的补贴,尚未申请是项补贴的养鸡业者,仍然可以在6月5日前提出申请。他希望业者能够挺身申请给予他们的补贴,州分局加派人手以便改进、加快及顺利处理业者的申请。

他解释,此前审核业者的补贴申请是分阶段进行,但现在是州级进行审核后,再交由总部进行最终的审核。尽管自2月5日起,政府在马来西亚家庭价格管制计划下,将标准净鸡顶价设为每公斤8令吉90仙,并提供7亿2943万令吉的补贴予业者,但目前为止只支付了7100万令吉。

农业及农基工业部前副部长沈志勤告诉《透视大马》,国内肉鸡短缺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进口饲料涨价、第二是政府控制价格太久,导致鸡有价却无法供应导致短缺,第三是补贴计划失败。

他斥责部门官僚主义,需要鸡农填写一层一层的表格,导致鸡农不能拿到补贴,而各个州属的申请速度不一样,少一份文件又一直被拖延申请。

“这是农业部的失败,鸡农经营农场必须小心翼翼,否则最终赔上整个农场。”

他说,在肉鸡短缺的问题上,政府需要负责任,控制鸡只价格太久,从今年2月4日开始至今,一共140多天,几乎是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控制鸡只价格,这就是在干扰市场。

“倘若允许鸡肉价格跟着市场浮动,肯定需求与供应会取得平衡,这就是政府干扰市场所致。”

国内闹“鸡荒”起因:

  1. 鸡农因疫情亏损2年之久,减少雏鸡来缓解损失。
  2. 进口饲料价格水涨船高。
  3. 政府设定鸡只顶价,控制价格时间过长。
  4. 政府对鸡只补贴不是所有鸡农都成功申请。
  5. 养鸡成本飙涨,开放经济需求量激增,鸡农来不及提高产量。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