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南发专栏】陆兆福夸大其词


唐南发

笔者认为,陆兆福没必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应该谦虚承认捷运系统之不足,纠正纳吉时代的错误。(档案照:透视大马)

或许为了配合巴生谷捷运二号线即将全线通车,日前交通部长陆兆福上电台侃侃而谈交通政策,甚至谈到吉隆坡的公共交通令人印象深刻,地铁系统与香港和新加坡相比,感觉是一样的。听到这一段,我忍不住大笑。 

当年一堆人跟着在野的民联起哄反对建捷运,我虽然反纳吉但从来不反公交建设,只好静静不出声。我知道当时不少人担心路线规划和征地会影响地方上社区型态,要求调整合情合理。但有些民联政客动辄拿捷运课题开刀,以成本过高要求暂缓甚或取消,却又提不出替代方案,可说极不负责任。毕竟这是项惠民的政策,不必为了反对而反对。

十年后,陆兆福终于承认捷运工程有其可取之处,甚至抢着邀功,可说讽刺至极。他大力称赞捷运系统,其实就是在打脸当初大力反对这项工程的党内同志。

笔者认为,陆兆福在大力称赞捷运系统,其实就是在打脸当初大力反对这项工程的党内同志。(档案照:透视大马)

我耐心听完陆兆福的访谈,发现他很取巧地偷换概念,把捷运等同于公交,而没有告诉听众我们的巴士服务落后香港和新加坡至少30年,所以很多人看到却搭不到捷运。

虽然说纳吉时代开发的捷运系统,在技术,材料,列车和外观上都远胜1990年代末完成的两条轻铁和2000年代初完成的单轨火车,但其他关键的衔接设施(accessibility)却跟不上,例如严缺安全可靠的人行道,好些捷运站走道的灯光昏暗,在晚间对人身安全形成威胁,我几乎每天使用的Phileo Damansara 站就是一个例子。

这也是为何一些公寓发展商或房屋中介喜欢用“距离捷运站只有几百米之遥”的广告词来吸引潜在客户,但真正使用了捷运站,才知道要步行到相关公寓可说障碍重重,人行道不是付诸阙如就是坑坑洞洞,繁忙的马路也不设交通灯,让人有望捷运站兴叹的无奈。

Surian和Mutiara Damansara捷运站附近有不少公寓,但衔接设施之恶劣令很多居民却步,充分凸显联邦和地方政府在公交规划方面不协调的恶果。因此,任何在香港和新加坡体验过轨道交通之快捷,安全和便利的马来西亚人,不可能说出我们的捷运与之相若的空话。

陆兆福没必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应该谦虚承认捷运系统之不足,纠正纳吉时代的错误。硬要说我们的捷运站可以媲美香港和新加坡,只能忽悠现任政府的铁粉,却骗不了每天使用公交的通勤族。

希盟在大选前承诺要确保马来西亚80%的城镇地区,步行10分钟之内必有巴士停靠站或列车站,候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同时提升巴士数量到7000辆。(档案照:透视大马)

我说陆兆福玩弄文字游戏,是因为他只注重谈捷运系统,而避开最关键的巴士网络,毕竟公交不是只有轨道交通而已。诚如杨美盈所言,香港和新加坡的巴士分别有6000辆和5800辆,而巴生谷只有1500辆。

希盟在大选前承诺要确保马来西亚80%的城镇地区,步行10分钟之内必有巴士停靠站或列车站,候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同时提升巴士数量到7000辆。遗憾的是,安华最近提成的预算案,除了延续50元月票和拨款1亿5000万,把巴士补贴计划扩大到马六甲,古晋和亚庇之外,找不到落实相关竞选宣言的具体拨款。

就此,电台主持人很显然并没有做好功课,而是态度友好地提出表面问题,基本上给了陆兆福一个表演的机会,完全是典型的公关操作。

如果有更多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把和部长谈笑风生的时间省下来,认真研究有关课题,然后在访谈中尖锐提问,或许我们的公共建设就能获得实质的改善和提升,到时再说能够媲美港新,也就不会惹人发笑了。

* 唐南发,标准猫奴,自由撰稿人。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议题,以及东南亚区域政治,视人道主义为国籍(humanity is my nationality)。热爱阅读,下厨,骑车和了解世界各国茶酒文化。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