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马哈迪的战场


林宏祥

喜欢与否,尽管在社运圈中备受争议,但马哈迪确实拥有民意基础。(图:透视大马)

希盟推举马哈迪为首相人选后,社运圈激烈反弹,后来甚至升级为“投废票”、“杯葛大选”运动,以示抗议。然而,过去半年,几个媒体在自家网站、面书专页进行的民调,却反映截然不同的景象。

《当今大马》在2017年5月的民调中就发现,12,777名读者当中,有69.9%支持马哈迪成为希盟首相人选,其中英文版读者高达76.6%、马来文版读者有68.6%,而中文版读者则有51%。

《透视大马》在2017年12月4日的民调则显示,3,949名读者中,有76%支持马哈迪与旺阿兹莎出任正副首相。

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6日期间,本地中文报《东方日报》在自家网站《东方网》进行的民调反映,6,800名读者中,57%支持马哈迪二度拜相。

喜欢与否,尽管在社运圈中备受争议,但马哈迪确实拥有民意基础。问题来了,我们高谈民主,但如果马哈迪真的享有民调显示的过半支持,则我们要如何回应这个“大多数”的声音?

实际上,由于“希盟推举马哈迪为首相”是主要导火线,“投废票”的争议于是聚焦在“挺马”与“反马”的争辩。然而,反对投废票者不一定都挺马,反之只是认为投废票无从解决当下政局的困顿——如何终结纳吉一手遮天、巫统一党独大的局面,甚至预示情况最恶劣时,坚守至少三分一(国会议席)的在野党实力,不让国阵重夺三分二多数优势。

反马哈迪无罪且有理,但反马哈迪的真正战场不在社运圈,而在马哈迪拥护者群中。毕竟,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社会,各社群对马哈迪的观感落差太大。社运圈无法原谅马哈迪任内发生的1987年茅草行动、1988年司法危机等制度破坏,誓言追究到底;华团对1999年大选诉求事件上马哈迪出尔反尔的背叛无法释怀,但华裔商界却普遍能够接受马哈迪。

在马来社会,“烈火莫熄”世代无法放下1998年罢黜安华的历史黑眼圈;排斥世俗政体的穆斯林社群对马哈迪亦无好感,同样追究1985年发生的“默马里”(Memali)流血事件;相信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的知识青年痛恨马哈迪。然而,向往世俗生活、自由主义者、城市中上阶级的马来人普遍接受马哈迪,而乡镇马来人如今则面对选择马哈迪或巫统的纠结。

马哈迪掌权22年,功过备受争议。其最大最高的硬体建设,在一些人眼中是奢侈与浪费,在另一些人眼中是成就与荣耀;其如雨后春笋的官联公司对一些人而言是朋党企业,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社会低阶爬上社会高阶的垫脚石;其固打津贴对一些人是人才外流的导因,对另一些人却是提升民族权益地位的扶弱政策。

不同阶层与世代,对马哈迪有不同的认知与感受,加上平时缺乏对话,很快就各说各话。于是,当马哈迪重提22年掌政记录,一些人看到的是茅草行动,政府干预司法、箝制媒体、打压自由的民主黑暗时代,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经济飞黄腾达、勇于向西方世界呛声、相信“马来西亚,能!”的黄金时代。

如果对相同的历史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社会对马来西亚未来的想象,到底会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识,分歧又在哪里?当下20万名35岁以下的土著团结党年轻党员,究竟为什么呼应一名92岁老人的感召,在第21世纪加入这个很多人眼中是“巫统2.0”的政党?他们期待的未来,和社青团、公青团,甚至跟马来西亚其他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一样吗?

说实在的,反马哈迪的斗争,十年内马“去”就会成功。但如何在社会主流中解构马哈迪主义,并在此过程中打造全民共识、提出更多替代方案,让马来西亚在死胡同里找到出口,恐怕是更棘手,却又不得不动手的事。

 

*本文内容乃作者立场,不代表《透视大马》立场。

* 前新闻从业员,曾任《独立新闻在线》马来版主编,如今為自由撰稿人。编著有《马来西亚大崩坏:从1MDB看国家制度腐败》、《Tsunami Cina: Retorik atau Realiti?》。

*本文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透视大马》立场。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