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人数翻倍 ——本该是无忧无虑年华,却为何萌轻生念头?


陈安棋

根据警方数据显示,15至18岁青少年自杀的死亡人数,从2019年至2020年起,足足增加了一倍。(档案照:透视大马)

许多人以为,儿童和青少年应是一群蹦蹦跳跳,充满阳光和无忧无虑享受着美好的青春时光阶段,而忽略了他们也有烦恼。

实际上,他们同样有患上忧郁症、情绪病的风险,严重起来甚至也会选择走上绝路。

根据警方数据显示,15至18岁青少年自杀的死亡人数,从2019年至2020年起,足足增加了一倍。

今年1月至7月,我国共有638宗自杀案件,去年同期则有262宗案例,增加了376宗案例。

受访的辅导中心负责人和青少年辅导员,纷纷对数据表达担忧,并提醒老师、父母必须多加注意,以避免悲剧发生。

古晋菩提辅导中心注册辅导员沈佳鍏告诉《透视大马》,造成青少年企图自杀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综合了各种因素。

“不能单单说青少年因课业压力想寻死,还是受到媒体、戏剧影响而自杀。因为自杀不是一个原因,而是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当事人的人格特质、想法是否负面、家庭是否关系薄弱、负性生活、人际关系变差等。”

“这些主要因素综合起来,而当事人又不恐惧死亡课题的话,就会出现较高的自杀风险。”

必须一提的是,伊斯兰党上议员莫哈末阿班迪阿里不久前曾在国会上议院询问公正党上议员法丽娜西迪,是否认同韩国电视剧和电影影响了青少年自杀。

他指出,大多数青年的自杀案件,是受到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因为当中包含自杀情节。而法丽娜西迪回应同意这个看法,不排除这是造成青少年自寻短见的因素之一。

辅导中心负责人和青少年辅导员,提醒老师、父母必须多加注意,以避免悲剧发生。(档案照:透视大马)

沈佳鍏说,以该中心为例,青少自杀辅导个案有增加趋势,对象从中学生13岁起至大学生20至21岁皆有。

另外,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理事黄玉燕在分享本身的经验时说,如果青少年突然面对父母离婚、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给大耳窿追债和父母去世,也可能因为情绪起伏而萌生轻生的念头。

“也有一种情况是出现在情绪上,时常觉得很孤单,靠在手机游戏过生活。由于青少年荷尔蒙不稳定,有时也会有伤心失落的感觉,而自己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就会冲动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

黄玉燕也是一名拥有超过20年经验的学校辅导老师。她说,近3年教育部越来越注重预防有关课题,并要求校方安排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提供数据。

“结果显示,1000名接受测验的学生里面,就有153名有自杀念头。”

她说,有关测试是一个“心情温度计”,了解学生有没有面对压力、忧郁症、情绪低落、伤心,最后一题则是,询问有没有自杀的念头?

今年1月至7月,我国共有638宗自杀案件,去年同期则有262宗案例,增加了376宗案例。(档案照:透视大马)

“当发现学生真的有自杀念头,我们会先和学生对话,进行一对一辅导,了解问题在哪里,协助他们探索难题,希望让他们转换想法。如果真的处理不到,我们才会通知家长。”

她称赞,教育部着重这方面的预防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安排,至少让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和更有方向去协助学生。

此外,新山博爱辅导中心执行长张小芳透露,随着观察到国内自杀案件增加,该中心也于今年7月设立防自杀热线。

她说,平均一个星期接获6至10通企图自杀电话,当中有不少来自青少年。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他们出现情绪问题、忧郁症、焦虑症等,至于什么主要原因促使他们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个个案都不一样背景。”

“不过我观察到,大部分的的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而出现情绪问题。尤其在新山这里,疫情爆发之后,原本每日来回新加坡工作的新山父母,却滞留回不来,演变成孩子情绪问题加重。”

“其余的则是青少年可能面对校园霸凌、网络霸凌、手机成瘾、网络成瘾的情况,导致他们封闭自己,不接触外界,甚至不要上课。”

疫情导致自杀数据上升,引起人民的不满,并透过街头示威表达诉求。(档案照:透视大马)

询及父母可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受访者都异口同声认为,父母的陪伴是关键。

黄玉燕提醒家长,口头陪伴和内心陪伴,两者是有区别的。

“父母如果一边忙,一边和孩子说,你跟我讲啦,这只是口头陪伴。内心陪伴是和抽出时间和孩子有私人时间,躺在床上聊天,了解他们的疑惑、难题。简单来说,我们要走入孩子的心。”

“不要被科技打败,不要因为一句很忙,就给电脑、电话孩子,然后自己忙自己的。”

沈佳鍏)说,他希望父母不要急着去打断孩子的说话。

“我建议父母给孩子一个平等沟通的机会,多聆听孩子目前的困扰,不要等到发生危险后才后悔。有时候,不是孩子不要讲,而是父母急着打断,让孩子觉得说了可能也是白费干脆不说了。”

张小芳则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公开讨论自杀问题。

“我明白华人文化里面,都尽量避开负面课题。但是只要你公开谈,给孩子知道原来当遇到这事情时还有其他处理方法,或者当情绪低落时,可以和父母、辅导中心谈,不用逼自己走上绝路。”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采取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感到悲痛。(档案照:透视大马)

她提出的方法,例如当看到电视新闻时、故事书时,父母可以就地取材,很自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输入正面的思想给他们。

“当孩子愿意把痛苦的事情说出来时,才会发现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她提及,当中心设立热线时,也有受到一些反对的声音,质疑我们为何要使用自杀热线字眼,似乎鼓励人家自杀。

“我们也有回应对方,说公开讨论自杀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生命中的危机,不需要用自杀这个方法,尤其当一个人内心到绝境的时候,我们可以如何协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

卫生部长凯里早前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发布活动时指出,2017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报告显示,每5名青少年中,有一名患有忧郁症。

他说,政府将投入更多资金,通过科技改善数字化精神健康服务。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