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南发专栏】“零外劳”思维不可取


唐南发

茨厂街变外劳街”的现象,与其说是“外劳入侵”,不如说是社会结构骤变以及当局执法不彰的结果。(档案照:透视大马)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游客人数剧减,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日前推出所谓的“茨厂街转型计划”,鼓励当地与外地小贩合作推出夜市,以带动低迷的经济。这本来应该是件好事,但这项计划在宣传上竟然打出“零外劳”作为号召,很明显就是为了迎合马来西亚华裔歧视甚至厌恶外劳的心理而搞出来的噱头。

其实,马来西亚华裔经营的各个产业既要依赖外劳捧餐,造桥,铺路和建大楼,又要吹嘘“华裔是最大的纳税人”,然后打出“零外劳”这种放到国际上简直是笑话的噱头,实在荒谬。

 “茨厂街变外劳街”的现象,与其说是“外劳入侵”,不如说是社会结构骤变以及当局执法不彰的结果。

茨厂街本就是个有百年历史的老社区,但在过去数十年,因为人口老化,教育普及以及经济活动多元化,很多老店早已因为老一代凋零,年轻一代拥有更多的专业,行业或职业选择,加上市中心拥挤和脏乱的劣质居住品质,人口外移,卖掉产业移居海外的也不少,所谓的茨厂街原居民,正如广东话说的“买少见少”。

不少仍然拥有产业的业主,由于下一代并不热衷继承本来就辛苦维持的祖业,唯有把店铺租给别人甚至外国人,本身甚至也早已不在当地居住,于是所谓的“本土色彩”急剧褪色;加上巴生谷地区经济范围扩大,崭新而设施便利的商业区和住宅区不断增加,想从商的华裔有了更多选择,形象衰败的茨厂街已非首选。

空置的店铺和摊位既然无人问津,业主自然会把目标转移到他人身上。从2000年代开始,吉隆坡就已经有着人数客观的移工,孟加拉和缅甸人于是成了承租摊位甚至店铺的人选。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秋杰路,但那里主要涉及印尼人,尤其是亚齐人,和马来摊主之间的交易。

“茨厂街变成外劳街”,错不在移工,而是人口结构变化,很多业主带着赚快钱的心理出让摊位,执法当局视若无睹的结果。(档案照:透视大马)

研究劳力移民的旅美马来西亚学者Parthiban Muniandy于《临时的政治:马来西亚城市移民生活民族志》(Politics of the Temporary: An Ethnography of Migrant Life in Urban Malaysia)一书中就提到,很多茨厂街的摊主把摊位连同货物租给移工,每个月固定收取一笔可观的费用;而接手的移工则以两三倍的高价把其实是赝品的“名牌货”卖给游客。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外包,赚快钱的行为,也是茨厂街失去“原汁原味”的主因。

某个程度上,这就像新加坡的牛车水,许多原本的本土食肆和商店早已因为人口和经济结构变化而让步给中国新移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城”(Chinatown)。

相比之下,泰国曼谷的耀华力路(唐人街)之所以还能够保持其活泼,蓬勃和有机的华裔社区生态,主要和周遭具有庞大的,以潮汕籍华裔经营的汽车零件,食品和其他批发行业有关,足以支撑耀华力路一带的传统行业,像是药材,海味,五金,杂货,神料甚至棺材铺等等,随便找一家店问都可能是经营了三代以上的生意。那是我见过最有活力,本土与观光特色兼具的“唐人街”。茨厂街没有耀华力这样的条件。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游客人数剧减,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日前推出所谓的“茨厂街转型计划”,鼓励当地与外地小贩合作推出夜市,以带动低迷的经济。(档案照:透视大马)

因此,“茨厂街变成外劳街”,错不在移工,而是人口结构变化,很多业主带着赚快钱的心理出让摊位,执法当局视若无睹的结果;但当局若要干涉,恐怕又会引起族群纠纷。

如今因为经济惨淡,才有人想出“零外劳”的烂点子。事实上,一旦疫情过去,经济复苏,游客回流,茨厂街的摊主就未必愿意以可负担的租金出租摊位,反而走回赚快钱的老路。

此外,我们不能以“有市场号召”这种丑陋的资本主义思维合理化“零外劳”的口号。这样的“市场号召”其实建基于排外情绪和种族歧视,绝对不可取。正如我们不希望有一天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出现“零马劳”的布条,也不认同当初因为刘蝶广场事件之后,纳吉政府趁机推出“纯马来人”的电子产品商场 ,这种做法不过加剧原本已经严重的种族主义而已。

很多茨厂街的摊主把摊位连同货物租给移工,而接手的移工则以两三倍的高价把其实是赝品的“名牌货”卖给游客。(档案照:透视大马)

“市场号召”不是真理,否则英国和美国的奴隶制度还会保留到今天;而美国方面也只能以“具有美国市场号召”为由,纵容涉嫌强迫劳动和剥削行为的马来西亚手套产商

总之,人类的社会发展是流动而并非一成不变的;政府应该推出更多惠民的政策,鼓励本地人经营摊位,售卖有创意或高品质的货品,这些都需要长期和完善规划,不是靠一张“零外劳”的海报就可以一蹴而成。

华社既要官方承认“多元”的同时,又要排挤移工,只能说是双标兼虚伪。一味希望茨厂街有朝一日恢复“原来的面貌”,根本只是一种奢想。

* 唐南发,标准猫奴,自由撰稿人。研究兴趣范围包括难民与移工议题,以及东南亚区域政治,视人道主义为国籍(humanity is my nationality)。热爱阅读,下厨,骑车和了解世界各国茶酒文化。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