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礼是马哈迪麾下廖化


庄迪澎

马智礼在2018年大选前两个月加入马哈迪主宰的土著团结党,两个月后时势造英雄,不但当选国会议员,还出任教育部长官职。(档案照:透视大马)

希盟自2018年5月9日执政以后,不时有内阁可能改组的传言。不管这些传言是政敌的挑拨离间之计,抑或马哈迪阵营刻意放风,以告诫“不听话”的盟党阁员,这种传言能在民间炒起来,甚至有人期许,说明了可能不少人都认同,内阁确实有能力不足且经常像国阵无脑部长那样闹笑话的阁员,应该撤换。

希盟四党(土著团结党、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和诚信党)都有口碑欠佳的内阁部长(和副部长),来自土著团结党的教育部长马智礼应该是公认的其中一位表现乏善可陈的内阁部长(至少中文圈普遍有此印象)。如果内阁改组,马智礼被撤换,相信很少人会反对,尤其是教师们。

马智礼从政前是国际伊斯兰大学的伊斯兰政治学者(助理教授),在2018年大选前两个月加入马哈迪主宰的土著团结党,两个月后时势造英雄,不但当选国会议员,还因缘际会出任巫统和巫统复制党(就是土团党啦)素来视为重要的教育部长官职。

这样的际遇说得上是平步青云,而且上任时堪称意气风发,希盟成员党(主要是民主行动党)的一些从政者(例如刘镇东)吹捧他,中文媒体则一如既往,特爱他这种有若干华人血统、会讲几句华语和客家话的混血儿,一再刊登恭维报道,令他顿时成为政治新星。

“青盲鸡,啄着虫”

对一个刚从政的陌生脸孔而言,这种高捧固然可以令求变的民众对他产生仰望之情,但是当对他的高捧与他的实际表现落差很大时,必然给人一种彷如“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大失所望。

在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现实里,教育部是个重要部门(关照马来人的教育机会),前朝国阵(巫统)执政的61年里,不但都是巫统独揽教育部长此一官职,而且首相人选都经过担任教育部长的历练,除了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之外,拉萨、胡先翁、马哈迪、阿都拉巴达威和纳吉都曾任教育部长。

巫统的这个传统,作为巫统复制党的土团党也承袭下来了。2018年希盟组织政府,以少数议席主宰希盟的马哈迪独揽了内政部、教育部和乡村发展部这三个重要官职,马哈迪甚至要自己兼任教育部长,后来因为民间和希盟成员党大力反对才作罢。可是,当时的土团党和马哈迪麾下缺乏重量级议员,又要霸占教育部长官职,仓促间只好把当时形象还好的菜鸟马智礼推出来接任教育部长。

易言之,马智礼新兵上阵便出任教育部长,既是土团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如福建人说的“青盲鸡,啄着虫”。运气好和能力强不一定是鱼与熊掌,可是马智礼凭着好运出任教育部长之后,未能展现令人信服的能力。没错,他是学者出身,可是学者出身不一定有(好的)教育理念,很多大学讲师可能教书很棒,也仅止于此而已。

马智礼担任教育部长一年,未能彰显他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有什么具体的理念或理想。(档案照:透视大马)

“突发奇想”部长

马智礼担任教育部长一年,未能彰显他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有什么具体的理念或理想。而且,更糟糕的是,他犯了与过去很多不学无术的正副部长相同的错误―― “突发奇想”时就讲要做这个做那个了。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

(一)一句家长反映,就宣布把校鞋从白色换黑色,后来骂声四起,才又说展延至2021年落实,显然没有从长计议。马智礼抱怨(一些人也认同),媒体突出白鞋换黑鞋课题,而不是他提到的其他教育课题;这点我不同意,教育改革固然重要,但它没有即时效应,校鞋换颜色则是立即牵连众多家长、学校和供应商的“切身”问题。

(二)有学生在废矿湖溺毙,就说学校要办游泳课。学校办游泳课,不能说是坏事,可是这牵涉到整体课纲的调整、硬体设备(泳池)等因素。人们问,马来西亚的国民学校没有泳池怎么办游泳课,马智礼马上突发奇想,可以借用酒店的泳池。此话一出,又是骂声四起。

(三)在油站设立阅读区,以鼓励阅读。

相对于这些“突发奇想”的建议,马智礼还犯了更严重的错误。首先,他出任教育部长之后,亲自兼任国际伊斯兰大学主席,虽然外界反对声浪相当大,一直不愿意请辞,三催四请后才心不甘情不愿请辞。

马哈迪的扯线公仔

其次,马智礼曾公开对国立大学的校长和副校长喊话,而且透露已在大学管理层的闭门会议传达,如果这些校长反对现任政府,要他们主动辞职。

这两件事关乎利益冲突和大学自主性。马智礼是学者出身,应该对维护大学自主性有所为、有所不为。国立大学的校长素为教育部长委任,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决策更甚于学术决策――委任听话、亲政府的人选;如今换了政府,马智礼自然认定这些校长是前朝遗臣。然而,马智礼应该做的,不是急着以政治立场和政治手段来踢走国立大学校长(这和国阵并无差别),而是先提出一套能够促进大学自主性和维护学术独立的国立大学校长遴选机制,再以这套机制让良币驱逐劣币,重建大学自主性和学术自由。

土著团结党是巫统复制党,沿用了独揽教育部长官职的传统,主因是为了要维持以“种族”的角度和论述来处理教育政策;所以,在承认统考文凭的课题上,马智礼的言论,仍是“担忧会不会妨碍国民团结和影响国语地位”这种基调。

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的课题更不必说了,他以增加预科班收生人数,但土著与非土著比例不变,来蒙骗公众。如果马智礼是“马来西亚人”教育部长,应如刘镇东前几天所言,要用全民思维来思考未来20年建国的事,公布国立大学各源流学生来源的统计数字,以及着手去纠正任何不平等。不过,这只能是奢想,因为希盟政府是巫统复制党和右派马来民族主义枭雄马哈迪主宰,他也只不过是马哈迪的扯线公仔。

*本文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透视大马》立场。

* 在学与术两栖的传播学人,钟情于传播政治经济学,长期观察马来西亚的传播法规、新闻自由、中文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变迁。2010年创设“马来西亚媒体识读资源网”(mediamalaysia.net),以期推广媒体识读。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