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邱玉珊

马哈迪首次任相至今,马中两国也一直维持友好关系。(图:欧新社)

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因而构成“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习近平的“筑梦空间”,马来西亚曾是“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中,占地理优势的国家之一。

前首相纳吉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拥护者,国阵政府执政时期,曾促成300亿美元(1248亿令吉)的港口、铁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而同时,现任首相马哈迪在509全国大选前,一直抨击我国投资“一带一路”项目低回报,而且与中国签署基础设施投资协议的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在509大选后,马哈迪宣布暂停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以及油气管道项目也被取消,主要是成本过高、“一边倒”的合同和不透明的投标程序,元老理事会主席达因目前正与中方重新谈判。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至今已5年,受到与中国文化冲突、现实利益冲突、经济利益冲突和地缘经济等因素影响,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提出质疑,也有曲解情况,包括在马来西亚的非华裔,认为我国已因为中国的投资而成为“经济殖民地”。

洪文杰

马来西亚安邦智库研究员洪文杰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说,中国“软实力”有不足,导致西方媒体不断攻击中国,而中国不加以理会,只会利用中国媒体来作出反击,掀起全球对中国不利的舆论。

他说,在西方媒体眼里,有10篇文章都是在骂中国,批评“一带一路”,但是中国在这方面却走错一步,对西方媒体的评论不理,只透过中国媒体来为自己说好。

“一带一路没有达到民心相通的效果,反而中国在各国的投资却被视为是要各国成为殖民地。”

洪文杰说:“反而,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不足,尽管有孔子学院却无法奏效,马来人是感受不到中国文化,如同‘韩流’入侵马来西亚一样,中国的软实力仍做得不足,所以才会予人影响,中国来马投资是在侵占马来西亚的领土。”

他说,厦门大学来马设立分院是展现软实力的最佳方法,唯美中不足是,一些人把厦门大学包装成为房地产来“促销”,导致“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有缺陷。

洪文杰说,比较日本人在70年代来马时,马来社会接受度大,与中国企业如今来马投资形成强烈对比,这是因为当年日本藉着投资和捐款在马来亚大学进行许多学术研究,包括在社团机构亦一样,透过教育在民间建立对日本的信任感,以及在这里培养日本文化。

除了马来西亚的非华裔对之缺乏认知,首相马哈迪也对中国如今的思考模式认识不深。

除了马来西亚的非华裔对之缺乏认知,首相马哈迪背心被指也对中国如今的思考模式认识不深。(档案照:透视大马)

马哈迪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马哈迪曾经在8月访华,期间对“新殖民主义”的风险发出警告,并呼吁公平贸易。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副总会长林恆毅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说,马哈迪对中国的认识仍停留在90年代首次执政时期的印象,首相的智囊团也对中国如今的思考模式认识不深。

马哈迪访华时,林恆毅是代表商会随团出席,他忆起一场马哈迪与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的会面,在场有人问到,“总理先生(首相),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一带一路’?”

林恆毅

林恆毅说:“从马哈迪当时的答案中,反映出他对‘一带一路’的印象仍局限在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缘起,其实整个发展已经超过丝绸之路,相信马哈迪对‘一带一路’认识并不深,因为首相认为这其实是海上丝绸之路,当中涉及运输、海域航行等。即使马哈迪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面时,李克强曾问及马哈迪是否认同‘一带一路’发展,马哈迪却回答‘不要走向新殖民地方路线’。

“我当时很奇怪为何马哈迪会这么说,虽然话中无意,听者却会错误理解。”

洪文杰坦言,马哈迪前往杭州吉利汽车城考察参观,对吉利汽车生产的高水平给予高评价,证明马哈迪对中国的认识,确实停留在第一次执政时的印象。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

林恆毅说,他在去年10月出席,中国华侨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课程,一共邀请20个国家约50名政府官员一同讨论,所有人的讨论结果是中国近年来是和平崛起,唯在推动“一带一路”过程,因参与国家不谙中文的当地人较少接触,才会出现沟通错误、误差以及不了解。

他举例,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招聘员工,还把80%的员工送往中国接受培训,让员工成为技术熟练员工后返马工作,承接大马区域周边国家的工程,这是技术转移,大马人民直接受惠。

针对不少人针对中国承办商获得承建东海岸铁路计划,而指是中国承办商垄断本地商家机会,林恆毅认为,事情应从多面向来看中国在马来西亚投资项目,不应是针对特定工程,断章取义,例如一项工程降低成本是所有人都会考量的问题,若中国承办商有能力把36个月工程在24个月完成,节省的不仅是成本也是劳工成本。

“若今天论谁有快速承建的能力,中国必上榜,不过中国承包商不会完全聘请中国人来工作,一项大项目需要当地的承包商,劳工也是依赖当地的人力。”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