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风”为两线制危机或转机?


杨昌奕

沙巴州巫统主席哈芝芝诺日前率领5名国会议员,即9名沙巴州议员和21名巫统区部主席即日起退党,同时也带走沙巴超过50%的党员一起退党,导致沙巴巫统近乎瓦解。时事评论员认为,沙巴巫统上演的这一齣出走记戏码,将影响希望联盟的生态,最终由土团党成为一党独大的局面。(档案照:透视大马)

山雨欲来风满楼,随着巫统退党潮引起的跳槽旋风,已在政坛激起千层浪,在朝野实力悬殊下,我国好不容易筑起的两线制,是否将因此溃堤?论者尽管看法不一,却也认为这是政治转型过程中,朝野无可避免的考验。

担忧一方认为,通过吸收巫统跳槽议员而壮大的希盟土团党,不仅将借机把“土著议程”推上施政舞台,导致民主改革沦为泡影,更使得两线制近乎荡然无存,式微的反对党无法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然而,亦有政治评论员觉得这波“跳槽风”未必是坏事,从政治现实的角度而言,不断被拔除羽翼的巫统,势必放弃右倾路线,尝试以开明态度回应新局面;对希盟内部来说,亦不过是“权力争夺”下必然出现的政治博弈。

受访的论者们也告诉《透视大马》,在波谲云诡的政局变动中,以族群做为基本盘的反对党,依旧需要凭借“联盟政治”,才能继续在我国的多元社会里占据一席之地,更是“第三势力”趁势崛起的好机会。

自我国于今年5月首次政权更迭后,落败的国阵魁首巫统,即不断传出旗下国州议员相继出走,纷纷投向系出同源的希盟执政党——土团党。本月开始,沙巴州巫统更投下震撼弹,一次有多达14名国州议员退党,这波效应随即延烧到西马半岛,6名巫统国会议员退出并以“支持现任政府”的独立身份自居。

这连串变化,导致原本在509大选中获得54个国席的巫统,锐减至如今的37席,而执政的希盟更在国会掌握3分2议席优势

大量巫统领袖及议员跳槽土团党,不禁使得“群议社”社员黄业华感到担忧,认为巫统草根一旦尽数被土团党收编,将重演首相马哈迪当年逼使巫统政客跳槽到“新巫统”的戏码。

“若巫统国会议员超过半数跳槽,巫统将会‘46精神党化’,无法监督政府的有力在野党。”

成立于1988年的46精神党,正是当年带领巫统B队的东姑拉沙里,因挑战时任A队的党主席马哈迪失利,而出走自创的马来政党,惟在巫统与伊斯兰党左右掣肘下,该党始终无法进入马来社会的政治主流,姑里最终于1996年宣布解散,带着多数党员重回巫统怀抱。

黄业华以史鉴今分析,目前的跳槽局面,基本上是70年代的国阵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不过这回主角的名字换为希盟与土团党。

令他感到惋惜的是,土团党在掌控希盟的话语权后,土著议程将回到政治舞台,致使20年来“烈火莫熄”改革运动的反霸权精神沦为幻影。

“我估计改革议程会受到挫折,特别是钳制性的恶法,应该不会被废除或重新被包装。但是由于行动党和公正党仍有大量国会议员,土团党会在非政策性的措施上稍微宽松和给予甜头。”

黄业华呼吁,公民社会应舍弃偏帮希盟的立场,站稳原则反对跳槽与颠覆民主的做法,民间更应推出新的民主运动议程,唯有当人民的声量够大,希盟才能受到制约。

看法同样不乐观的拉曼大学媒体系讲师刘惟诚,直指土团党收编巫统各阶势力后,不断膨胀的力量将导致本届大选中曙光乍现的两线制黯然失色,甚至可能荡然无存。

“土团党在一党独大后,将造成制衡的力量偏向薄弱,两线制也不再明显,难在国会起制衡的效应。”

随着巫统退党潮引起的跳槽旋风,已在政坛激起千层浪,在朝野实力悬殊下,我国好不容易筑起的两线制,是否将因此溃堤?(档案照:透视大马)

跳槽风气看似伤害民主政治与两线制,不过另两位时评人苏铭强及潘永强博士,在接受《透视大马》访问时却抱有不同观点,皆认为这是迫使巫统转型、国家政治迈向“开明竞争”的好时机。

苏铭强形容,我国目前的两线制“只走了一半”,需要实现两次政党轮替,才算得上是落实并巩固民主政治根基。

“然而,目前的反对党(国阵与伊党)的论述都主张保守与排他,无法达成健康的轮替,所以反对阵营,必须要提出更进步的论述,两线制才有意义。”

他点出,尚未退烧的巫统退党潮,正是一次对保守与激进论述的“不信任投票”,迫使巫统领导层检讨右倾的路线,朝中庸的方向走去。

“重点不在于这些过档的巫统议员会否‘痛改前非’,而是它所带来的权力转移与影响!当越多保守派靠向开明派的时候,就会形成‘西瓜偎大边’的效应,吸引更多人过来,让保守派逐渐被孤立。跳槽不一定是坏事,相反能促成改变。”

面临巫统存亡的关键时刻,党领袖之一的纳兹里,不惜以国阵总秘书的身份,在巫统与希盟之间扮演桥梁,试图说服各方接受巫统与行动党还有公正党筹组联合政府。不过,这项提议已被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和巫统主席阿末扎希严词拒绝。

认同“跳槽促成正向改变”看法的潘永强,则从“巩固民主”的角度看待问题。“巫统的分崩离析,宣告其种族主义也被瓦解,不再可以威胁政府,有利于国家族群关系与民主。”

虽然民间强烈反对跳槽的声浪不绝,潘永强却借此反问大众:“你们会想看到有利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局面?还是继续让巫统保持强大,继续种族议程呢?”

他认为,当初由在野希盟所提倡的两线制,已完成了其被赋予的历史任务,不在切合当今的形式需要。

“两线制的目的,是让两个阵营可被互相取代,然而今日的反对党国阵,已经近乎解体无法扮演制衡角色。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重建两线制,而是催生民主且进步的反对党,朝正确的方向监督执政党。”

一些政治评论员认为巫统退党潮未必是坏事,从政治现实的角度而言,不断被拔除羽翼的巫统,势必放弃右倾路线,尝试以开明态度回应新局面。(档案照:透视大马)

巫统跳槽者将导致希盟逐渐被腐化,甚至偏离改革议程的疑虑甚嚣尘上,但苏铭强却不认同这点,强调这些“归顺者”的影响力,不足以让希盟偏离正轨。

“希盟各党已有本身的鲜明路线,这些跳槽者不管加入哪个党,都是跟随其后。而接纳跳槽者的政党,不过是借前者扩大本身的政治版图与影响力,提高自己在联盟内的谈判筹码,并非吸收跳槽者的观念。”

同时,他也不担心会出现因跳槽引起“一党独大”的问题,除了希盟的权力结构与国阵有别,盟党之间也会以博弈的方式相互制衡,抵制企图独大者。

潘永强亦以政治现实的角度,结构这股跳槽风,不过是政治转型下的一种常态,还举例即使是一间公司更换领导层,底下也会有变动,更何况如今是一个国家的政权转变。

他一针见血地点出:“政局变动下,每个朝野政客,都会趁机各出奇谋,为自己将来的利益做出投机行为,包括退党跳槽。这本来就是政治转型所要面对的混乱过程,唯有经历阵痛后,才会出现新的政治面貌。”

潘永强语带嘲讽地说:“若以为新政府上台后一切安稳,这是对政治的理解过于天真。试问在巫统失势后,那些国州议员还会那么纯情地留在党内,继续过没钱没资源的苦日子吗?跳槽本就是政治变迁的自然现象。”

“跳槽者会受重用?未必!别忘了这些人根本就是为求自保、害怕痛脚被抓住,才会过档希盟,对于希盟领导层而言,这不过是分裂巫统的手段而已。”

他继续分析:“反过来,在希盟这边,也同样利用着跳槽者与巫统,对彼此相互施压。土团党的马哈迪不断拉人过档壮大势力,而公正党的安华也信不过对方,私下与巫统领袖谈判,就是要给马哈迪压力。”

一些时评人正面看待跳槽风,认为这是迫使巫统转型、国家政治迈向“开明竞争”的好时机。(档案照:透视大马)

一众时评人也不认为,希盟会因跳槽课题引起的内部分歧,演变至一发不可收拾而解散,起码在这两年仍由马哈迪执政期间不会爆发,但来到安华接任相位后,就是一个未知之数。

苏铭强和刘惟诚都认为,希盟4党尽管目前未就跳槽课题达成共识,但都有意透过协商处理分歧,不至于闹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地步。

虽然如此,刘惟诚仍预测,在盟党间已埋下火种的情况下,不排除裂痕到后期会动摇到希盟的根基,但至少会是在两年后才可能发生的事。

“我比较关注的是,希盟各党内的派系分歧严重性,其中就包括公正党的阿兹敏与拉菲兹两派。后者相信会借跳槽课题大做文章,将矛头指向当权并亲马哈迪的阿兹敏,党内分歧的冲击力,恐怕还远胜于盟党间的矛盾。”

谈到其余反对党,如仍在国阵内的马华与国大党等,在巫统落魄后何去何从?刘惟诚指出,以族群为基本盘的这两个国阵成员党,恐怕难以单打独斗,依旧需要一个政治联盟的支撑。

“我相信,一旦巫统崩溃后,党内的一些开明领袖,如凯里等可能会自立门户,开创新的马来政党,并且与马华和国大党等结盟。”

至于扮演“第三势力”的社会主义党,刘惟诚则认为,虽然眼下的时局,最适合该党崭露头角,惟党领袖却未把握住这个民众对朝野厌倦的时机,增加曝光率,实属可惜。

黄业华亦劝谏社会主义党,须检讨自身的政治策略,凸显鲜明的改革形象,并介入全国性议题的辩论,才有可能赢得人民的支持。

【延伸阅读】

挨到下届大选唯一出路 纳兹里:巫统与蓝眼火箭结盟

国会3分2多数议席优势 希盟咫尺之遥

巫统瓦解伊党接收反希盟票 黄进发:来届大选或运生民粹政党

是否接纳议员跳槽引起议论,朝野领袖都说了什么?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