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秘书”这份工


庄迪澎

新闻秘书是政治职务更甚于行政职务,内阁部门的公关事务有企业传讯单位负责,新闻秘书则是辅助部长维持与媒体的积极且良好的互动,包括回应媒体询问、查证、批评,以及厘清媒体的误报等。(档案照:透视大马)

我对内阁部长的新闻秘书此一职务的最初认识,莫过于当记者时的印象――跟着部长出席活动,派发部长演讲稿给记者,以及协助记者向部长传达访问要求的助理。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选至少有两种,一是部长所属政党正在排队等上位的年轻干部,二是任内获部长赏识而延揽的前记者。有些人兼具这两种背景。

在马来西亚,记者厌倦了采访线上的工作,接受延揽成为党工、议员助理、新闻秘书等,并不奇怪,毕竟相对于其他性质全然不同的职业,撰写文告和联系媒体的工作对前记者来说还是得心应手的,甚至还因熟悉媒体作业和掌握媒体人脉而占有若干优势,可说是还算不错的出路。

新闻秘书是政治职务更甚于行政职务,内阁部门的公关事务有企业传讯单位负责,新闻秘书则是辅助部长维持与媒体的积极且良好的互动,包括回应媒体询问、查证、批评,以及厘清媒体的误报等。这其实是公关任务,而执行此类任务,有两大要素:一是与人为善,尽可能与具有共生关系的媒体和记者保持友好和对等的专业关系。二是律己以严、待人以宽,律己是指己方(部长、新闻秘书)的言行谨慎,以免言行失分寸损害形象;待人以宽是宽容对待媒体和异见(即便媒体有误报),采取沟通手段而非训斥与恐吓。

四年前,时任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一再和槟州记者互骂,我曾在《林冠英斗槟州记者:双方自曝其短》(2014年8月30日,《燧火评论》)一文里评述政府首长的新闻团队之职责:

“作为政府首长幕僚的一份子,新闻团队的工作类似‘企业传讯’(corporate communication),不只是为首长撰写和派发文告、讲稿,或代表首长回应媒体上的意见,也应该协助首长和媒体维持比较健康、积极、友善的关系。因此,新闻团队做为幕僚团队的一员,应在适当时克尽‘劝说’(advise)上司采取比较理想的应对手法之职责,而不仅仅是代表上司向媒体呛声的马前卒。”

然而,依我多年的观察,很多新闻秘书(或冠以其他职称但执行类似职务者)的执勤方式却是本末倒置的。对待媒体,不是与人为善为先,倒是先预备了作战姿态,蓄势待发,媒体一有噪音,便拿着鸡毛当令箭,动辄训斥和警告媒体,势要对方就范道歉。他们并不是辅佐上司经营媒体关系,而是便宜行事,只求行使权力的淫威来迫使媒体屈从。在我看来,这是新闻秘书的失职,他们搞不清楚新闻秘书的专业应该为何,倒是把新闻秘书此一职务自贬为“文字打手”这样的低等级。

这种失职,其来有自。首先,马来西亚政府和政党的民主素养还有无数里路得走,虽然换了政府(雪槟两州换政府已十年),可是民主素养不是一天练成的,新政府、新权贵和他们的助理们一朝得志,权力在手,岂有不用的道理?所以,民主素养不足最怕遇上权力的诱惑,因为行使权力才能确认权力,新权贵乐得向媒体展示官威更甚于沟通。倘若上司心态如此,助理们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为上司的官威护驾,而不是劝说更好的行为方式。

这种失职的另一个根源,同样是权力所致。新闻秘书一职虽说比九品芝麻官还芝麻(其实说不上是官),可是因是权贵身边人,从前平起平坐的媒体同行和可能曾受过一点气的前上司竞相讨好, 顿时感到吐气扬眉,这是权力的春药所带来的快感。

这种快感要能持久,唯有不断重新确认自己是小权贵,方法有二:一是三不五时昭告天下,哪些媒体人来邀约餐叙恭维,这是展示自身地位已然跃升;二是一有机会便得施展训斥姿态,因为训斥者和被训斥者之间就是展现了最显著的权力关系,藉由这种权力关系的展示,权力的欲望得到满足。

*本文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透视大马》立场。

* 在学与术两栖的传播学人,钟情于传播政治经济学,长期观察马来西亚的传播法规、新闻自由、中文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变迁。2010年创设“马来西亚媒体识读资源网”(mediamalaysia.net),以期推广媒体识读。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