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打击食物银行运作  捐赠物资骤减白米少70%


陈安棋

随着进口白米起价,本地白米又大缺货,加上不少杂货干粮相继涨价,连串的通膨压力,对食物银行运作造成不少打击。(档案照:透视大马)

随着进口白米起价,本地白米又大缺货,加上不少杂货干粮相继涨价,连串的通膨压力,对食物银行运作造成不少打击。

根据《透视大马》向数名食物银行负责人了解,自从进口白米涨价后,跟着本地白米又缺货情况下,他们收到的捐赠物资,尤其是白米骤减70%。

福爱之家院长兼创办人彭际文说,实际上每当任何物品涨价后,食物银行收到的物资就会有所减少,相信是通货膨胀加重了善心人士的负担。

“比如,之前食用油起价,善心人士捐赠食用油的数量就会从三罐减去一罐,所以白米的情况也一样,减少了60至70%。”

“有的善心人士说,原本想捐买白米,但走遍超市只有售卖昂贵的进口米而已。之前还有20多令吉一包米,现在统统没有了。”

他补充,还是有些善心人捐赠白米,只不过分量也从以前数包10公斤,减去2包5公斤装白米。

他透露,庆幸的是,在白米涨价之前,该单位已经有一家神庙赞助白米,库存估计仍可以支撑2至3个月。

福爱之家是一家位于雪兰莪巴生的孤儿院,但为了协助更多有需要的群体,彭际文(Joseph Pang)也开设了食物银行。(图取自脸书)

福爱之家是一家位于雪兰莪巴生的孤儿院,但为了协助更多有需要的群体,彭际文(Joseph Pang)也开设了食物银行。

“这2至3个月我们还不需要担心白米的供应,只是接下来就不知道该如何了。现阶段,每户家庭原本获得10公斤的白米,如今唯有减少至5公斤。”

他说,若之后面对白米短缺问题,就计划改用米粉、干面或快熟面作为替代选择。

“我们每个月会在雪隆地区派发物资给160户家庭,每户大约得到200令吉的物资,主要是以干粮和日常用品为主。”

此外,霹雳怡保新希望善心中医院也从2021年起,特设食物银行以援助有需要的乐龄人士。

霹雳怡保新希望善心中医院从2021年起,特设食物银行以援助有需要的乐龄人士。(图取自脸书)

其中医院主席刘月明说,通货膨胀影响了物资捐赠减少,也加重食物银行运作的开销。

“在这情况下,我们只能自掏腰包补贴和整合资源。现在我们购买的东西都是重量不重质,并且会去找批发商寻求更优惠的价钱。”

“好像罐头类,例如沙丁鱼,大牌子的售价都比较贵,我们就购买那些不是大牌子的罐头,毕竟价格相差很多。”

他无奈地说,由于物价涨不停,能给予受惠者的物资似乎也越来越少。

“但是,求助人士却有增无减。还记得疫情期的白旗运动时,怡保一带很多食物银行,现在应该剩下不到3家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维持长期运作,才能真正帮助更多的人。”

雪兰莪梳邦的HOL 448食物银行区长王盛民则说,目前物资捐赠减少了60%,捐款更少了80%。

目前,雪兰莪梳邦的HOL 448食物银行的物资捐赠减少了60%,捐款更少了80%。(图取自脸书)

“尤其是必需品白米,明显减少很多,现在善心人士多数都是捐5公斤白米而已,而不是像之前的一次就捐数包10公斤的米。”

“现在每户家庭得到的物资数量会稍微减少,大概是12至14样之间,以前就有16至18样。”

他透露,该食物银行的受惠者包括低收入家庭、单亲妈妈、孤老、疾病患者等。

“我们会先审核,批准了之后受惠者将固定获得为期6个月的援助。6个月之后,我们就会再进一步家访了解情况,有需要的话就会继续提供。”

“由于申请人数不断增加,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谁有需要就马上提供援助。毕竟,我们也希望可以把物资送给真正有需要的家庭。”

他指出,目前该食物银行的库存还有一些物资,足够支撑3个月。

自从进口白米涨价后,接着本地白米又缺货情况下,食物银行收到的捐赠物资,尤其是白米骤减70%。(档案照:透视大马)

“很感恩,我们的物资还未试过中断。但还是必须开始未雨绸缪,之后所需的物资了。有计划在明年举办一项筹款活动,希望能筹募更多物资和资金。”

国家稻米公司于9月1日宣布,为了依循国际白米市场价格,我国的进口白米价格,也从每吨2350令吉,调高至3200令吉,涨幅为36%。

由于进口白米起价,因此民众纷纷抢购本地白米,加剧本地白米短缺的情况。

除了白米,一些干粮如面包也将起价。其中,Gardenia面包将于10月1日起,调涨旗下的30种产品价格。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