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伟专栏】科普香港选举(一):特首选举


刘哲伟

在2021年的改革中,增添了第五界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组别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组别组成,而这300人普遍上是支持中央政府。(图:法新社)

香港回归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由特别行政区长官或简称特首领导。特首是由选举委员会选举诞生,并由中央政府任命,正如《基本法》第45条所述。

《基本法》类似小型宪法,对香港基本法来说,它确实阐明,有一天香港会实现普选。虽然澳门也享有特别行政区相同的地位,但在其基本法中,却没有这样的条款。

在行政长官的选举方面,除了第一任行政长官之外,所有后来的行政长官都是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人数从800人开始,后来增加到1200人,而目前是1500人。

这种组成方式声称可以代表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因为这种组成方式是基于功能组别而不是全面一人一票。然而,那些反对这些想法的人声称,这种选举是“小圈子选举”。相反的,他们建议采用国际标准中的“真普选”。

在香港落实政治制度改革(简称政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0年的政改导致了政府同意把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提高至1200人,一步的扩大行政长官选举投票人数。同时也对立法会进行扩大投票人数。但是,这并不被较激进泛民主派接纳,认为这种改革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改革。

这也导致了泛民主派,尤其是极端民主派对民主党的妥协激烈批评。而在2021年最新增加到1500人中,其原因是要确保只有爱国爱港者才可以加入政治体制。

为了成为选举委员会的成员,个人需要在他们之间竞争这些席位。就拿2017年选举委员会选举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1200名成员机构来说吧,当时它被分为4个主要的界别,每个界别由300名成员组成。

第一界别由工商界、保险界、金融界等等组成。每个组别都会被分配一定数量的席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你在该行业工作,就有资格投票。例如,对于保险业来说,作为一名普通的保险代理人,你没有资格成为组别投票人。这个界别大部分的投票都是基于公司或组织的投票,而不是个人的投票。

第二界别包含专业人员,如工程界、会计界、法律界和教育界等等。在这些组别中,大部分是由个人票而不是团体票组成。

第三界别由服务行业的代表组成,如渔农界、劳工界和宗教界等等; 而第四界别主要是政治家,如立法会议员(当然议员;意思是因为是立法会议员而自动成为选举委员会成员)、区议员代表(在他们之间互选),以及乡议局等等。

2017年林郑月娥成功获得777张选票,成为新届特首,任期为5年。(图:法新社)

在那次选举中,林郑月娥成功获得777张选票,成为新届特首,任期为5年。

众所周知,得到中央政府祝福的候选人要获得委员会的至少601票(门槛)方面应该没有问题。毕竟选举委员会中的很多组别基本上都是北京的铁票。但是,随着香港的政治发展,特别是雨伞运动直到后来的事件,泛民主派开始能够从传统上不可逾越的界别和组别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比如说,在这之前,建制派在香港的18个区议会中都占主导地位。 由于这117个席位(港九各区议会组别的57个席位加上新界各区议会组别的60个席位)只由区议员竞争(互选),换言之,建制派可以安全地保留这117个席位。

然而,在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中,泛民主派成功主导了17至18个区议会。因此,选举委员会的这117个席位将安全地掌握在泛民主派的手中。再加上其他有潜力从建制派转向泛民主派的界别和组别,下一任行政长官因通过选举委员会的选举方式而胜出者来自泛民主派也并非不可能。

建制派在香港的18个区议会中都占主导地位。 (图:法新社)

因此,在2021年的改革中,增添了第五界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组别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组别组成,而这300人普遍上是支持中央政府。

除此以外,分配给区议会的席位也大概转给了港九、新界分区委员会及地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地区防火委员会委员的代表。这些协会基本上都是建制派的支持者。同时,泛民主派的阵地也进行了调整,如从个人投票改为组织投票,减少组别选举委员会的固打等等。

基于字限,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香港行政长官选举的科普,而不是分析。下一届行政长官选举定于2022年3月27日举行。

* 刘哲伟目前在国际伊斯兰大学政治学系任职助理教授。在此之前,也曾在其他高等学府执教。刘哲伟先后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并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