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赶得上科技变迁吗?


周若鹏

图:欧新社

友人访中国回来谈起见闻,当地某大厂老板接待他到仓库时说:“你早两个月来,我还有两千个员工,现在剩下不到两百。”乍听之下以为老板的生意不行了,但他接著说:“都自动化了。”偌大的仓库,就算百人看起来也很少。老板示范崭新的仓库如何操作,请友人在屏幕点选所要货品,只见机器手自动去到相关位置取货,再送到友人面前,前后耗时不过五分钟。

他还拜访一位餐厅老板,厨房居然没有厨师:“都自动化了。”这可不是快餐,先进的设备能全自动烹调客人所点食物,再经由输送装置送给客人。如果你好奇机器如何操作,谷歌一下就有。这时我不禁慨叹,人还能做什么呢?

当然,人能做的事还很多,但必须诚实面对的是,电脑、机器能做的事也越来越多,连煮食这样本以为复杂的“手艺”也能胜任。机器人厨师未必做得比人好,但只要做得够好,便可满足绝大部分的商业需求。此外,据说五年内自动汽车便可上路,届时我们还需要计程车司机吗?美国亚马逊正在试验用无人机(drone)送货,以后还需要快递、货车司机吗?

人工智慧已开始被应用于第一线客服,用途必会越来越广泛,连需要基本思考工作,机器都能代劳了。我听说国内知名连锁书店、电器店,一般购货已是不经人决定,全凭大数据判断什么卖得快、该备货多少。亚马逊本来有雇用书评人,后来改为依靠大数据推荐书,内部流传一个悲凉的笑话:“每炒一个书评人,业绩就上升一点。”

职场变化若此,我们的教育追得上吗?不记得哪里读来的,某作者说电脑在数学方面的运算速度已远超人脑,学校何必再执著于要学生心算、手算呢?我并非要否定心算有锻炼脑筋的好处,这例子要带出的讯息是:如今校内教的一些技能,会不会在学生毕业以前便已过时?学校向来著重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在培养独立思考等能力做得不够,我们都希望它改进,但学校体系庞大,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家长非得在课外下功夫不可。

要保持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力,必须培养他们“人”的能力,做机器不能做的事,比如领导和创造。领导力包含社交、沟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器无法真正明了人心,无论怎么先进,领导团队工作的还是人。至于创造力,机器只能根据预设的程序操作,没有创作动机,一般来说也没有能力创新...... 

可是所谓创意,也不过是累积大量知识以后,在脑子里互相撞击、组合而产生的。微软创造的机器人小冰,在处理大量文字以后,除了能和你“对话”,还能写诗!此外,还有能撰写小说、新闻稿的软体,人工智慧还能作曲呢!不趁早把孩子的学习力培养起来,恐怕以后难有立足之地了!

* 周若鹏,肖八爪鱼,腹中略有文墨然患上大头症,一心八用,出版科技魔术表演赛车均见其腕,至今无法报上精确身份。花踪文学奖、海鸥文学奖、优秀青年诗人奖奖座遗失,只能拼命书写来证明自己写作人的身份,诗集有《相思扑满》、《速读》、《香草》,散文集《突然我是船长》、杂文集《杂乱有章》与《男人这东西》。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