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票风气蔓延网络 观察员:无法改善国家反让国阵得益


透视大马

数位政治观察员皆不看好,这股“废票/杯葛投票”风气能有多大作为,并指这种近乎“情绪化”的举措,无法有效改善大环境下种种问题,投票率减少只会让国阵得益。(档案照:透视大马)

第14届全国大选渐近,惟不满国阵与希望联盟两方的声音却越见聒噪,如今“废票及杯葛投票”的风气不仅存在于华裔群体,更蔓延至其他族群,社交网络上冒出许多以巫英文为媒介语的专页,鼓吹民众以废票或杯葛投票,来“制裁”令选民大失所望的两方。 

不过,数位政治观察员皆不看好,这股“废票”或“杯葛投票”风气能有多大作为,并指这种近乎“情绪化”的举措,无法有效改善大环境下种种问题,投票率减少只会让国阵得益。但他们也认同,朝野两方必须改变乏善可陈的论述与证纲,才能挽回这群“心灰意冷”的选民。 

《透视大马》记者观察社交媒体发现,无论在脸书或推特,最近窜起不少杯葛大选的“#标签”(hashtags),例如马来文及英文的“废票”(#UndiRosak 和 #SpoiltVote),以及“抗议选举”(#ProtesPRU 与 #GEProtest)。 

这股另类的“反风”,随着希盟宣布其总裁马哈迪为首相人选后,尤为激烈,另一派则失望地指,在“肮脏”的选举机制中,投票已失去作用。 

在一个新开设的脸书专页“Undi Rosak”(废票)里,一则帖文写道:“那些对国阵及希盟感到厌恶的人们,有权选择不投票或投废票!” 

一位推特用户@AMIR9110发文称:“你教我憎恨马哈迪,你教我认清是谁将亿万发展计划批给朋党,你教我知晓是谁独富子嗣。而现在,你要我支持那人。不可能!#烈火莫熄已死#杯葛第14届大选#青年起义” 。

政治观察员兼民调中心Ilham执行主席希索姆丁峇卡告诉《透视大马》,这类反感及厌恶的情绪即使够强烈,也无法对人民目前所面对的困境,提出实质的解决方式。 

“这些群体拒绝政治,他们偏向于左派、无政府主义及思想激进。就宏观层面而言,他们无法有效唆使其他选民支持,包括中间选民,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实质的论述可提供。” 

希索姆丁质疑:“杯葛群体所说的一切,都是诉诸情绪,他们对人们实际面对的问题、诉求及希望,没有任何答案。例如,他们拒绝马哈迪,但那与真正影响人民的政策有何关联?若国阵主席纳吉再次掌权,他们还能够表现得如此漠不关心吗?” 

他表示,选民真正面对的抉择,是决定到底要因抗议而放弃投票,还是继续把票投给那些,还能为他们带来希望的政党。 

根据他的研究,从1959年首届大选至上一届2013年大选,废票的百分比,平均而言只在总票数中占区区5%左右。废票率最高的是1969年大选(5.3%),而到了2004年大选,也只有4%而已。以此推测,废票群难有作为。 

“在印尼,也有类似呼吁投废票的群体,他们称为‘白色群体’(Golongan Putih),呼吁选民交上空白选票以示不满,对象是那些教育程度较高的选民。” 

“这项行动自1955年开始,所带来的影响不小,近年来废票更占总票数的27%。但在趋向两线制的大马,投废票或不投票的群体,只会从投选两方阵营的选票中,被孤立出来。” 

选举与政治分析员黄进发则推测,若废票群成功引起浪潮,只会加固目前的选举机制,而不是为之带来变革。 

“若51%的选民投废票,,而25%的选民投A阵营,另外24%的选民投B阵营,那么得票最多的A阵营,最终仍然将代表整体选民的意向。” 

“我们应该转变现有的选举机制,让它更能实际突出‘代表性’,但目前来说,投废票只会更加巩固现有的不公选举机制。” 

他说,在一些国家的选举中,选票上还有一项“以上皆非”或“反对上述(候选人)”的选项,若这个选项获得的票数最多,国家就需重新举办选举,各党也需推出新的候选人。

 

此外,黄进发也分析到,投废票或杯葛投票,还可能间接帮助国阵夺回“三分二议席”优势。尤其来届大选,将出现选区重划,以及多角战的因素,国阵或能在得到更少总票数的情况下,赢回议席优势。

非政府投票权益组织“我的国土”(Watan)执行长玛嘉莉扎表示,一些群体对乏善可陈的选举政治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杯葛选举最终将导致所有人都失去利益。 

“投票不是游戏,它是公民义务,选票将决定哪个政党组成政府,以及制订哪些政策。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满足人民所求的领袖及政府。” 

她劝勉,与其杯葛选举,不如施压两方阵营,提出更有利全民的政策。 

玛嘉莉扎以中东国家女性,以及早期美籍非裔人士需经过抗争,才有投票权的艰辛历程,感叹大马的情况说:“这群不曾需要争取投票权的人,却鼓吹其他选民杯葛选举。” 

她建议,各政党及选委会,应关注这些杯葛群体的不满原因,而不是一味做出抨击。“问问草根民众,为何他们要杯葛选举,也想方设法让青年们知道,选举及政治与他们息息相关。” 

延伸阅读: 鼓吹投废票,是为了制衡还是搞破坏?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