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巴刹成新消费模式 年轻小贩勇于尝试挣更多


邱玉珊

限行令期间,不少小贩投入送货模式经营,开辟另一个商机。(档案照:透视大马)

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每天清晨6时至7时,总可以看到家里长辈挎着环保包或拉着买菜专用手拉车,齐头并进向巴刹(菜市场)进发。巴刹里的吆喝声、砍价声、碰上老熟人的招呼声此起彼伏,色泽鲜艳的时鲜蔬菜,活蹦乱跳的活鱼海鲜,以及新鲜肉质有光的肉类,巴刹是一个市区烟火气代表性地方。

可惜,一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让实体巴刹彻底失守,加上空间小和空气不流通等特点,巴刹小贩不仅面临流失客户的困境,还担心销路问题。传统小贩死守着摊位和熟客,随着年轻贩商“继承”父业以及自己创业,开始采用手机应用程序的外送服务,价格尽管稍微高一些,相较将自己的健康曝露外,还不如选择便捷的送菜服务。

在敦依斯迈花园(TTDI)巴刹内,有一群小伙子努力经营着自己的摊位,但是不敌疫情冲击,毅然做出新尝试为自己开创另一个销售渠道,即使用电召车送货服务来提高销量,使用两个月后,他们摊位的生意额是有增无减。

手机线上买菜服务一直以来扎堆布局尝试改变消费模式,这一场疫情到来反而迎来线上巴刹全面爆发,体验过的人都赞赏优质服务,加上有优惠活动,不少大马人加入线上买菜大军,换言之,这一场疫情进一步改变优鲜蔬菜的交易方式,不仅是买菜,还有肉类和海鲜,很多人习惯在网上购买了。

生意忙到不可开交

《透视大马》访问传统巴刹小贩们,他们都是第二代,有的继承父亲,有的是自己努力耕耘创业,哈菲兹(Hafiz bin Abdul Rashid Chaw)是菜贩(35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政府宣布实施行动限制令后,他的生意额跌30%,后来接触“Grab Mart“ 的”Pasar Besar”服务,决定尝试外送蔬菜服务并且签约6个月。

他说:“因为疫情关系,我的生意跌30%,在开始线上买菜送到府服务后,不仅取代流失的客户还提升生意额20%。”

不过,首次尝试线上卖菜面对诸多不顺畅,例如蔬菜价格是随市场浮动,不能每日更改蔬菜价格。哈菲兹说:“我有时候也会亏本,因为菜价随着市场浮动,来货价格视乎供应量,早前吉隆坡批发市场封锁时,许多蔬菜缺货,价格自然上升,但是在手机应用程序上要更改价格,必须先得到应用程序公司调查市价后才批准。”

“使用外送服务后,令我啼笑皆非的是,当生意非常好的时候,曾经试过有30个骑士站在我的档口前等我包好蔬菜送货,因此常常会被投诉没有遵守限行令下的社交距离。”

哈菲兹(右)采用的送上门服务,让他的生意额增加不少。(图:受访者提供)

不过,勇于新尝试的他表示线上买菜已经改变消费模式,而且顾客不介意支付稍微高一点的价格,因为节省出门和交通的时间,限行令期间,要进入巴刹还需要排队限制人数,同时减少民众感染几率,大家各取所需。

“外送服务还是抽成20%,例如每公斤蔬菜1令吉,线上卖就要1令吉20仙,抽成部分由消费者承担,因此我的赚取的利润也不多。例如,我卖80令吉的蔬菜,15令吉已经支付佣金。”

哈菲兹表明,线上买菜外送服务只能当作额外利润,不能100%的依赖,还是需要顾客到巴刹来买菜,尽管如此,他依然会继续使用这项服务,顺道可以宣传他的摊位。

“为了应付突如增加订单,我还要额外聘请3名员工,接单、包装和分配给Gran骑士。总的来说,我还是满意此新的生意模式,也逐渐适应。”

实施限行令后,为遵守社交距离规则,各州允许开业的巴刹必须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即民众进入前必须戴口罩、自备搓手液,每名顾客保持1米距离,每个摊位前同时间只允许3名顾客选购物品,其余则在摊主设定的区域排队。

凯鲁安华忙着切牛肉,生意额不断增加。(图:受访者提供)

另一名25岁的小伙子凯鲁安华(Khairul Anwar bin ab majid)是售卖牛肉,他坦言,在实施限行令期间,其生意额急剧下滑,一来是顾客不敢到巴刹来选购肉类,二来是担心防疫不足,因此他选择加入“Grab Mart”服务,却让他生意显著增加。

“我摊位顾客70%是亲自上门来买肉,30%是选择线上选购和送上门服务,如今我的生意额增加30%,估计靠外送服务每日有额外8000令吉至9000令吉收入。此前,销售额净赚6000令吉至7000令吉,斋戒月期间,我净赚收入可以达1万2000令吉,斋戒月生意是20%至30%的增长。”

不过,凯鲁安华说,仍然有不少老人家选择亲自到巴刹来买肉,通常会线上买菜都是年轻一辈,或中等年龄层的主妇。

长辈坚持亲自挑肉

无论线上买菜多么方便,仍有一小部分人死死坚守在实体巴刹,他们不曾动摇,因为对他们来说,买菜不只是为了买菜,而是与最真实的生活相遇,享受鸡毛蒜皮、挑挑拣拣的烟火气息。这一点,凯鲁安华不否认。

他说:“有许多长辈喜欢站在我的档口前看我怎么切肉,看小贩们怎么工作。”

凯鲁安华说,尽管巴刹肉类送上门服务有抽成,而且佣金是附加在产品价格上,唯售价仍不算高。

他曾经比较线上销售的肉价与其他传统巴刹肉价,他说:“我的肉每公斤卖38令吉,而有一个知名的巴刹却卖每公斤42令吉。”

凯鲁安华说,在这个巴刹内有3个卖牛肉的档口,只有他一人是选择送上门服务,对于在限行令期间收入有所增加,他是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另一位30岁的凯鲁扎菲(Khairul Zafri Bin Dahrus)在同一个巴刹里售卖鸡肉,他说,在Grab送上门服务前,自己偶尔有送货给相熟的顾客,但是限行令实施后,不能接触因此就选择Grab服务。

“总体生意额有上升30%至40%,一般上大量采购的顾客会选择线上服务,例如一次性选购3只鸡。”

凯鲁扎菲采用手机巴刹服务,销售量有所增加。(图:受访者提供)

与其他小贩一样,刚开始使用面对额外工作量和需要增加人手的问题,凯鲁扎菲因此增加4名员工帮手,专门来砍好鸡肉块和包装。

“要应顾客的要求来包装,确实耗时不少。尤其是限行令期间,订单需求更多。”

他说,只要没有亏损依然会采用线上卖鸡肉送上门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开拓更多客源。

政府宣布实施行动限制令后,不少餐饮业者呼吁Grab Food可以暂时减少抽佣30%,以便在非常时期共度患难,唯Grab公司回覆《透视大马》,佣金所得是用来支援送递餐饮系统,以及作为交付合作伙伴提供可持续的收入。

Grab坦言,在限行令期间,对于递送服务,如食品、超市和传送需求继续上升,送餐服务生意增长30%,在此期间,该公司拓展到其他服务,如Grab Mart以及Clean & Fix服务,并且在Grab Mart推介Pasar设施。”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