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迪与种族收入差距


林韦地

作者认为种族之间的收入差异还是存在的,但是否是在"扩大"那就是见仁见智(档案照:透视大马)

首相马哈迪在今年10月5日的《2030年共享繁荣愿景》推介礼上说,过去27年,土著与华裔及印裔与华裔​的经济差异,已经增加至3.5倍和4倍。这是以1989年至2016之间各种族的月收入中位数作为比较,土著与华裔的收入差距,从1989年的497令吉到2016年的1736令吉,印裔与华裔​的收入差距,从1989年的286令吉到2016年的1154令吉。

高收入阶层T20和低收入阶层B40的月收入中位数差距,也从1989年的2000令吉到2016年的1万令吉。城乡的月收入中位数差距也从1989年的419令吉增加到2016年的2389令吉。

针对马哈迪提出的数据,需要小心检视。首先是他的说法并没有考虑通膨,26年前的1令吉很大,现在的1令吉很小,从1989到2016,马来西亚的通膨率大概是115%,所以当年的100令吉,会是现在的215令吉。另外,1989年时土著与华裔家庭的收入分别是679令吉和1176令吉,比例是1.73,2016年时则分别是4846令吉和6582令吉,比例为1.35,因此从比例上来看,差距反而是下降的。最后,要考虑的是,土著的人口成长率高于华人,1989至2016间,土著占总人口比例一直在上升,而华人一直在下降。若以整体来看,2002年时,华人占国家总收入的50%,土著为43%,但2014年时,土著已经占国家总收入的​53%,华人只占40%。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种族之间的收入差异还是存在的,(而且最底层1%还是土著最多,最高层1%还是华人最多),但是否是在"扩大"那就是见仁见智,就比例来说差距其实是拉近的,而马来人在国家总体经济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数据取的也是中位数,统计数据也显示华人的贫富差距最大,印度人次之,所以华人和印度人的中下阶层生活其实非常困难。另外要考虑到的是,各族群对收入的期望值并不同,月入5000令吉对马来人来说可能还不错,但对华人来说却是少的,这是因为缺乏国家体制保护,如教育政策上的歧视,让华人需要准备更多的钱送小孩去念书,而且华人相关的消费可能更资本主义化消费更高,如华人餐厅就比马来餐厅贵等。

这些当然都不在马哈迪的考量之内,虽然以他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不懂这些道理,那为什么还要操弄这些数字,自然就是合理化他的土著议程,并且透过这个手段来维持他的政治地位。

马哈迪九十年如一日,没什么好讨论的,真正的核心问题是,今时今日,马来人还需要被保护吗?很多马来西亚华人似乎认为,马来西亚的所有问题,都是对马来人的保护造成的,只要取消这些保护政策,马来西亚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我觉得这个态度其实将问题有点过度简化,事实上,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完全取消保护政策,马来人社群并不会一夕就变成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征善战的菁英,反而会更弱势被剥削得更严重,这是因为无论是伊斯兰教或是马来传统文化,在很多观念和本质上都和西方的资本主义相斥。

马来人的"懒惰"标签其实开始于英殖民时代,而这个"懒惰"其实是来自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甚至现代性的对抗,(见《Other Malays: Nationalism and Cosmopolitanism in the Modern Malay World 》,Joel S. Kahn),结果很讽剌的是,这个"马来人懒惰"标签的使用却被马哈迪和非土著社群所继承。

很多伊斯兰国家都对伊斯兰社群有强烈保护,这个概念几乎是一致的,像杜拜就是将与全球接轨的自由巿场和本土伊斯兰巿场完全分开,而且外国人极难取得公民权。华人和马来人的收入差距的另一个关键是中国因素,华人明显比较容易和中国巿场接轨,和赚到该巿场的钱。

或许也有人会问,为什么保护政策不能就收入选择而是就种族选择,答案就选取保护对象的对象,后者系统所付出的成本远较前者为低,而且采取前者需要很强烈的共同体意识,系统才能维持,而明显马来西亚社会还没有走到这个阶段,非土著和土著社群对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想像。

现实是随着马来人口越来越多,占总体经济比例越来越高,会越来越难被保护,国家的财政赤字会越来越严重,经济稳定会越来越难维持,但在去年政党轮替之后,已经失去了理性讨论这些问题的空间,似乎也没有太多政治人物在关心。

所以不要太意外希盟很快就会重拾纳吉的经济政策,(因为他们得面对同样的经济难题),只是换个名字换个包装,消费税(GST)就是最好一例。

* 槟城人,医生,文字工作者,书店老板,出版社发行人。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