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收入鸿沟扩大 华裔收入领先其他族群


透视大马

马哈迪说,说,近27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已扩大各族群、收入群体、区域和供应链之间的收入差距。(摄影:Hasnoor Hussain)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说,20%高收入群体(T20)与40%低收入群体(B40)的收入鸿沟从1990年的2000令吉,进一步扩大至2016年的逾一万令吉。

他说,近27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已扩大各族群、收入群体、区域和供应链之间的收入差距。

“土著与华裔之间,印裔与华裔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过去27年间扩大了3.5至4倍。”

马哈迪今天推介“2030年共享繁荣愿景”时致词。

他说,区域之间也存在经济鸿沟,其中40%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吉隆坡区域。

“城乡之间的经济鸿沟,大马半岛与沙巴和砂拉越的经济鸿沟也日益明显。”

“吉隆坡与其他区域的收入鸿沟逾1万零500令吉。”

1989年时,B40和T20家庭收入的差距是每月1935令吉,2016年时,该差距已经增加10倍,达1万0148令吉。

上述明显差距是大马社会不平等扩大的例子,促使希盟政府推介“2030年共享繁荣愿景”(SPV2030)。

解决贫富、城乡地区以及种族之间不平等情况,是10年经济计划SPV2030的核心推力。

根据发放给媒体的资讯,政府指在过去23年,土著与非土著的收入差距已经进一步加剧。

在1989年时,华裔及土著家庭的中等收入差距为每月497令吉;在2016年时,差距是每月1736令吉。

至于印裔家庭,2016年时,他们与华裔家庭的中等收入差距为每月1154令吉。

虽然占国内人口超过60%,但土著依然在私人专业界依旧落后,除了牙医和工料测量师。

例如,在2014年时,土著医生占46%、土著工程师占36%、土著律师占41%、土著建筑师占39%以及土著兽医占45%。

政府也说,2014年时,土著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是28%。

在区域方面,发展一直专注在半岛特定州属,以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州属之间的财富差距,例如富有的吉隆坡和雪兰莪,与贫困的吉兰丹和沙巴相比,在27年期间已经增长了六倍。

雪隆贡献40%国内生产总值,而五个最贫穷的州属,既吉兰丹、吉打、彭亨、沙巴及砂拉越,总贡献只是25%。

这可从员工薪酬占国内生产总值35.7%出所得,相比与其他的国家如德国、韩国及新加坡,分别占51.5%、45.7%和39.7%。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