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九忌讳:重审两大血腥遗产


黄泉安

数以万计的香港市民今晚走上街头,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举办的六四29周年烛光晚会。他们手持白蜡烛,哀悼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的死难者。(图:欧新社)

你对年轮每次有“九”会分外敏感吗?《周易》有提到“逢九”年,是带有多事之秋触动人生与社稷遽变的忌讳;但忌讳这事因人而异,有增无减,在网络科技时代,可能要深入商榷。

《周易》通称“易经”,相传是周人所著的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它借阴阳二元论基础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学者认为周易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的论述,都非常精准,常被后人引用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试做准确的预测。因此,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华夏5千年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无独有偶,今年是2019年,刚好也是1969年我国发生513流血事件的第50周年、1989年中国天安门六四学运大屠杀事件的第30周年。

诚然,1969及1989分别对大马及中国的政经变更、社会改革及往后的治国理念,引发深邃的影响。但这两大事件虽受岁月洗礼,但历史真相不见得已经还原。

比如说,政府对513事件选择保持哑然,社会也普遍回避不谈,这可又是历史忌讳的另一面效应吗?因为岁月与时空的轮替,当年被捆绑于事件现场的目击者,现在可能已华发丛生,有些可能也已撒手人寰,留下的后裔更与历史片段完全失联。

可喜的是,我们虽因现实政治运作的剧情需求,暂时不能还原历史真相,但却能巡弋后世的历代演变,逐点点道513及六四天安门大屠杀的史迹遗产,温故知新,警惕未来。

513事件有一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依据官方数据,华人死伤是比马来人惨重。

这个数据的权威资料来源,是1969年10月出版的《国家行动理事会报告》。事实上,这本官方报告,并没隐藏华裔死伤比马来人严重的事实,白纸黑字列明死亡人数196,受伤人数439,而这196死亡人士中,华裔死者143名、巫裔25名、其他28人。

同样的,439受伤人数中,华裔2701、巫裔127、其他42人。

由“维护513墓园工委会”及多个民间团体于今早在雪州双溪毛糯“513墓园”举办的“513事件50周年纪念公祭礼”,共邀请到数十位罹难者家属出席。(档案照:透视大马)

同样依据国家行动理事会官方报告,共有52名死者的致命伤是子弹造成(华裔35人、巫裔10人、其他7人)、182人被军火致伤(华裔125人、巫裔37人、其他18人)、259人被其他武器智商(华裔145人、巫裔90人、其他24人)、9143人被逮捕(大多是因触犯戒严条规,绝多数是华裔)、5561人被提控(大多是因触犯戒严条规,绝多数是华裔)、45名被控谋杀(多数为巫裔)。

从然,513事件之后,外国使节估计的死亡人数是将近800人,但这恐怕可要等待历史资料解密之后,才能对证。

追溯513种族暴乱的肇因和后果,相关历史书籍并不多,除了官方报告书,多数是外国媒体人及学者的论述。有些书籍道及马共在幕后煽动民心,也有反对党胜利游行具带偏激种族主义,点燃种族烽火。

今年513纪念日,网媒《当今大马》曾刊载详细的图文专页,至少能替补史迹残缺的部分真空,但离还原真相仍算遥远。

513事件的重要转捩点,是当朝政府的权力转移,原任首相权力下放,由时任副首相阿都拉萨(前首相纳吉先父)接手领导。1969年6月24日,国会被暂时冻结,过渡政府成立国家行动理事会专制治国,直到1971年才重新恢复国会制度,由阿都拉萨正式出任首相。某些学者认为,有人通过这场种族暴乱来发动政变。

阿都拉萨的政策理念,是唯有通过重组社会、公平分配国家财富才能促使国民团结。当时政府的理论基础,是尽管土著(马来人及原住民)占国家人口的大多数,但他们仅持有2.4%的企业股权,其他都是由外国人及非马来人所操纵。

继而,阿都拉萨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1971-1990),鼓吹扶弱政策,提升土著的持股比例,但20年期限过后,国阵政府仍以新经济政策指标未达,多次续以不同名堂推行扶弱计划,对往后的国家政策带来艰巨影响,直到今天。

513种族暴乱事件至今已50年,但朝野政治人物至今仍旧利用这个议题,挑起白色恐怖来圆遂各自的政治议程。如今国阵下台,国家跨入“新马来西亚”门槛,我们应该从历史汲取教训,珍惜种族和谐,并且认识到分裂政治的危险,不被政治奸人所趁。

若以马来西亚513暴乱的前车之鉴来看待天安门六四学运大屠杀事件,事过境迁30年,在李鹏挥派坦克车践踏拉扯7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学生民主运动的阴影下,中国竟也完成邓小平使命,圆满经济更新目标,卸下共产党外衣,通过习近平带路战略以大资本笼括国际海陆物流命脉,最终掀起美中贸易战,所引爆的津波效应,是比威力海啸更深长悠远。

6月4日是天安门事件29年周年纪念。一名幼童在父亲陪同下,在天安门前游玩,手挥中国国旗。(图:欧新社)

天安门广场的学运画面,当年我在CNN直播看得很清楚。当时CNN北京主播是勒贝佳麦京能(Rebecca MacKinnon),2004年她引导我前往哈佛法律学院演讲,后来在国际论坛又和她数次见面,都有机会重温六四学运对我们评断国际变迁所留下的思潮烙印。

天安门的枪声与坦克,除了带走无数鲜活的生命,也让世人对中共民主与法治改革的希望幻灭。

今年六四30周年前夕,我在《纽约时报》读到六四学运领袖王丹的流亡者专文,他说:“30年前,我为学运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何尝不是一样?”

六四学运,王丹是中共列为首号的追缉犯,他不像柴玲、吾尔开希那么好运,能借香港“黄雀行动”义士设立的逃亡管道,安全流亡海外。1989年7月,王丹被捕定罪3年7个月牢狱,后来在中国争办奥运会为清洗践踏人权纪录氛围下,获得释放。

两年后(1995),王丹复又被逮捕,罪名是签署吁请政府为六四天安门大屠杀事件道歉的请愿运动,公开支持中国政治犯,被定罪11年徒刑。后来,才于1998年美国克林顿总统官访中国前夕的宽赦行动中,获得假释,继后流亡转往美国深造,但从此不能再重踏国土家门。

2012年,王丹在台湾接受访问,表示第一次徒刑是为了尽国,要把民主意识带入中国,取代一党专制的无情专横;第二次徒刑是为了尽孝,后来决定赴笈美国也是为了不要连累家人被清算,只得远离家园。

今年,王丹再次缅怀30年前的学运,除了因部分战友遇难丧命而自己也难逃欠疚负担,他也坦承当年对民主意识太过天真。他认为,当时他们没有民主斗争的经验,更没有雄壮的后撑。

此外,他也调侃西方国家的天真,以为解除对中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借贸易投资关系就能诱发中国走向民主。结果,除了养肥中共领袖的裤袋,中国异议人士的人权续被践踏。文化大革命时代,被清算的异议分子须在无产阶级审讯中在民众面前接受批判,现时网络时代也要受逼在电视面前公开“认罪”。此外,中国也多海外学生的动静,进行监视和审查。他希望这场美中贸易战,能促使中共思维的转变

阿里巴巴集团属下的英文媒体《南华早报》也在六四30周年社论中,论定中国政府至今仍未厘清六四学运背后所展现的爱国情粹,坚持当年以军事行动对付手无寸铁的大学生,造成逾千人丧命的决策是合理行为,至今仍无对阵亡者的父母家属交代,显示中国领袖仍未从历史的黑暗面中浴火重生。

天安门的枪声与坦克,除了带走无数鲜活的生命,也让世人对中共民主与法治改革的希望幻灭。(图:法新社)

1997年,已故赵紫阳总理上书中共最高领导,谏言“无论如何拖延多久,人民永不会忘记这件事,最好是在国家稳定和人民理性时,通过党内部,自发去解决这个课题。”

但时至今日,中国政府仍对六四军事镇压行动坚持合理化的言论,最新阐释是来自现任国防部长魏凤和,发言地点是新加坡主办的“香格里拉对话”国防论坛。魏凤和重申,六四事件不仅是一场政治峰火,更是政治动乱,而中国采取果断的军事镇压措施,制止并平息动乱,保持中国稳定。

国际舆论认为,中国过分痴迷于打造强权之下的社会稳定,不敢面对六四大屠杀的历史责任,恐会引发“越维稳越不稳”的反效果,也使中国领袖难以自拔,再次错失重捡和平的良机。

对此,英国BBC引述中国十三大报告政治改革部门执笔人之一、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吴国光的看法:“1989年中国以暴力来决定最终的政治走向,所有宪法中规定的系统,所谓的共和国、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都被架空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剧。”

513及六四事件,不啻是华裔血缘的浩劫,但血腥画面已逐渐淡薄。2019年又是逢九年,希望政治悲剧永离世间。

*本文乃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透视大马》立场。
 

* 黄泉安是网络科技人,1997年开拓社区网络系统,2003年开始拓荒部落格平台,曾受邀赴美国、英国、荷兰、突尼西亚、印尼等地演讲,推广网络自由媒体。2008-2018连任两届国会议员,近年专研中南半岛边城经济与国防科技。 前世纪80年代毕业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文学士),90年代毕业于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国际管理企管硕士),现与友人经营网络保安及大数据事业,业务分布东盟中南半岛各国。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