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期吃好不代表无情绪病 忽视压抑造成抑郁


陈志成指出,孩子在疫期面对的情绪状况与成人相似,甚至比成人更糟糕,惟成人很少意识到孩子的情绪问题。(图:马新社)

新冠疫情期间显然对许多家长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然而,心理咨商师提醒,长期坐困家中的模式也会对儿童构成心理压力,若忽视压抑情绪而造成的忧郁,恐会出现自残行为。

我国从实施各阶段的限行令至国家复苏计划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时间越见漫长,但心理咨询师认为,网课的线上互动不太理想,包括许多孩子不敢表达,或面对其他障碍而无法很好地沟通。

曙光心灵成长中心创办人兼心理谘商师陈志成提到所接到的案例,很多时候成人没有在乎孩子的忧郁症状,因而没意识到问题所在,普遍认为孩子已吃好住好,而忽视孩子的情绪问题。

他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说,儿童忧郁的症状分为向外及向内,当孩子进入忧郁的状况时容易哭泣,接下来可能会自残,自残是属于向内即伤害自己。

他指出,家长比较容易察觉向外症状,例如孩子的食欲和睡眠受影,经常闷闷不乐躲在自己的角落,甚至脾气变得很暴躁,无缘无故哭泣;会自残也是基于压抑太久。

“一般家长会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故意闹事。其实这些情况反映孩子的内心郁闷,他们很不舒服,要找一个出口来发泄。”

陈志成说,与同学或朋友互动及玩耍是小孩疏导情绪的方式,惟疫情长期待在家与外隔绝而导致郁闷;若是独生子就更显孤单,则郁闷感更强烈。

“成人是通过聊天疏导情绪,孩子则是透过玩耍,当没有玩伴就会很苦闷,这是冲击情绪的最大因素。”

他建议家长善用视频软件如Zoom开设群聊组,让孩子与同学或好朋友聊天,网上交流也是疏导情绪疏导的其中一种方式。

“老师在教网课时,孩子会在聊天室里打字,这是他们想要的一种互动方式,但上课时候不适合聊天,可在空闲时开设平台让小孩之间有互动。”  
 


若想留言,请订阅或登录。


评论